旋前圆肌综合征是正中神经在肘部受到旋前圆肌卡压而产生的系列症状。在以上肢运动为主的运动项目中较为常见。在棒球、举重、投掷、体操、乒乓球等需要前臂反复的做旋前和旋后运动的项目中较常见,在机械工或木工中也有发生。
图片
旋前圆肌解剖:该肌属前臂浅层肌肉,起于肱骨下段的肱骨内上髁和尺骨粗隆,止于桡骨中1/3的外侧,主要功能是使前臂旋前,同时也具备一定的屈肘功能。
图片
旋前圆肌总有两个头,肱骨头和尺骨头,正中神经旋前圆肌两个头之间穿过,在前臂近1/3处支配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掌长肌、指浅屈肌。旋前圆肌综合征损伤机制:正中神经近端通过旋前圆肌两个头之间时神经受到损伤的旋前圆肌卡压所致。
图片
旋前圆肌综合征主要临床表现为前臂近端掌侧有酸痛感,以旋前圆肌区域疼痛为主,抗阻力旋前、屈肘关节时疼痛加重。疼痛可向肘部、上臂放射,也可向腕部放射。手掌桡侧、桡侧3个半手指(除外小指及无名指尺侧)麻木或刺痛感,反复前臂旋前运动感觉障碍加重;手指活动不灵活,拇、示指屈曲无力,正中神经支配的手内在肌,如大鱼际肌等无力或萎缩。
图片
旋前圆肌综合征阳性体征主要表现为:
图片
1.压痛,压痛点分布在旋前圆肌周围,触诊有僵硬感。
图片
2.麻木,手掌桡侧、桡侧3个半手指感觉异常,反复旋前动作可诱发麻木疼痛。
图片
3.Tinel征在前臂掌侧近1/3处阳性,但Phalen征阴性。
图片
4.旋前圆肌激发试验阳性。
图片
旋前圆肌卡压综合征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神经卡压性疾病,在正中神经行走路径中还有其他的地方容易造成神经的卡压,如腕管、指浅屈肌腱弓,以及近端的神经根出口椎间孔、胸廓出口、斜角肌、锁骨下肌、胸小肌、肩胛下肌等结构都会对其造成影响。根据神经多卡机制,神经走行过程中单一一个点的轻微卡压不容易引发神经症状,但是,一条神经走行过程中同时存在多个点的卡压,尽管只是轻微的卡压也可引发明显的神经症状。所以针对旋前圆肌综合征的病人我们仍需要对整个神经走行路径进行触诊检查。
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Powered by 贵州快三停售了吗今天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